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

出处:老师板报网 时间:2023-05-31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1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2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3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4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5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6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7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8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9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10

《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钱塘湖春行》PPT课件》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,本为文库资料,大小为969.61 KB,总共有14页,格式为pptx。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,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。文件完整,下载后可编辑修改。

  • 文库资料
  • 14页
  • 969.61 KB
  • VIP模板
  • pptx
  •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
语文(人教版)八年级上册主讲人:xxx读经典唐诗学古人情怀《唐诗五首》钱塘湖春行《钱塘湖春行》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(772-846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背景链接唐穆宗长庆二年七月,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,唐敬宗宝历元年(825年)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。这首《钱唐湖春行》当作于长庆三、四年(823、824年)间的春天。基础知识初平:远远望去,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。云脚: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“脚”,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“雨脚”。这里指接近地面的云气,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。暖树:向阳的树。新燕:春时初来的燕子。乱花:指纷繁开放的春花。没(mò):隐没。足:满足。诗歌诵读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《钱塘湖春行》白居易朗读七言律诗可以按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朗读。请选择你喜欢的节奏体会心境、想象画面朗读古诗。孤山/寺北/贾亭西,水面/初平/云脚低几处/早莺/争暖树,谁家/新燕/啄春泥乱花/渐欲/迷人眼,浅草/才能/没马蹄最爱/湖东/行不足,绿杨/阴里/白沙堤孤山寺北/贾亭西,水面初平/云脚低几处早莺/争暖树,谁家新燕/啄春泥乱花渐欲/迷人眼,浅草才能/没马蹄最爱湖东/行不足,绿杨阴里/白沙堤诗歌赏析(1)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,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“楼观参差”的景象,两个地名连用,又给读者以动感。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:春水初涨,水面与堤岸齐平,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,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。诗歌赏析(2)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,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。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,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,写出了初春的生机。“几处”二字,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。“谁家”二字的疑问,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,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。诗歌赏析(3)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。因为是早春,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,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,而是东一团,西一簇,用一个“乱”字来形容。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,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,所以用一个“浅”字来形容。这一联中的“渐欲”和“才能”又是诗人观察、欣赏的感受和判断,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,使读者受到感染。诗歌赏析(4)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。白堤中贯钱塘湖,在湖东一带,可以总览全湖之胜。只见绿杨阴里,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,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,尽情享受春日美景。诗人置身其间,饱览湖光山色之美,心旷而神怡。以“行不足”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,诗人也余兴未阑,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。主题概括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,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,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。全诗结构严谨,衔接自然,对仗精工,语言清新,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。板书设计语文(人教版)八年级上册主讲人:xxx读经典唐诗学古人情怀感谢各位的聆听
返回首页
X